boosting 是一种特殊的集成学习方法。所有的‘基’分类器都是弱学习器,但通过采用特定的方式迭代,每次根据训练过的学习器的预测效果来更新样本权值,用于新的一轮学习,最终提高联合后的学习效果boosting。
AdaBoost
步骤:
- 首先,是初始化训练数据的权值分布D1。假设有N个训练样本数据,则每一个训练样本最开始时,都被赋予相同的权值:w1=1/N。
- 然后,训练弱分类器$G_i$.具体训练过程中是:如果某个训练样本点,被弱分类器$G_i$准确地分类,那么在构造下一个训练集中,它对应的权值要减小;相反,如果某个训练样本点被错误分类,那么它的权值就应该增大。权值更新过的样本集被用于训练下一个分类器,整个训练过程如此迭代地进行下去。
- 最后,将各个训练得到的弱分类器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。各个弱分类器的训练过程结束后,加大分类误差率小的弱分类器的权重,使其在最终的分类函数中起着较大的决定作用,而降低分类误差率大的弱分类器的权重,使其在最终的分类函数中起着较小的决定作用。
换而言之,误差率低的弱分类器在最终分类器中占的权重较大,否则较小。
流程
输入:训练数据集$T={(x_1,y_1),(x_2,y_2),…,(x_N,y_N)}$
输出:分类器G(x)
- 每个训练样本初始化相同权值,即$w_i=1/N,得到$:
- 开始迭代$m=1$~$M$
a. 选取当前权值分布下误差率最低的分类器G为第m个基本分类器$G_m$,并计算误差:b. 计算分类器权重:此处需要备注:当$e_m$<1 2时,$\alpha_m$>0,且$\alpha_m$随着$e_m$的增大而减少,即分类误差越小该弱分类器权值越大,意味着在最终的全国分类器中该弱分类器的权值大。1>
c. 更新样本权值分布$D_{t+1}$:
其中,$Z_m$是规范化因子:
此处需要备注:可以看出:
意味着某样本分类错误时候该样本权值扩大,即所谓的更加关注该样本.
- 组合分类器 得到最终分类器:
Boosting Tree(提升树算法)
模型
采用加法模型,利用前向分布算法,第m步得到的模型为:其中$T(x;\Theta_m)$表示第m部要得到的决策树,$\Theta_m$表示其参数,并通过经验风险极小化来确定$\Theta_m$:学习过程
当使用平方误差损失函数时:即:其中$r=y-f_{m-1}(x)$,即第m-1论求得的树还剩下的残差,现在第m轮的目标是减少这个残差.
梯度提升
主要思想和上诉算法相同,不同点在于使用负梯度(伪残差)代替残差
- 初始化
也就是说$f_0(x)$其实是一个常数函数
- 对m=1,2,3…,M
a. 对i=1,2,3…,N,计算伪残差:
b. 使用该残差列表计算新的分类器(即基函数,可能是决策树、逻辑回归、SVM等)
c. 计算步长(也就是所谓的学习率,在Boosting中称为权重)
计算步长可以用线性搜索的方式
d. 更新模型:
GBDT
当上诉梯度提升使用的是基函数是CART的时候就是GBDT,且无论GBDT用来回归还是分类CART均用回归树
伪代码为:
XGboost
补充:损失函数:计算的是一个样本的误差代价函数:是整个训练集上所有样本误差的平均目标函数:代价函数 + 正则化项
目标函数为:
第一项是loss,第二项是正则项:
其中$w_j^2$是叶子节点j的权重.
由于新生成的树要拟合上次预测的损失,因此有:
同时,可以将目标函数改写为:
二阶泰勒展开:
其中$g_i$和$h_i$分别是一阶和二阶导数.可以直接去掉t-1棵树的残差:
将目标函数按照叶子节点展开:
最终目标函数为:
其中:
$Obj^t$是每一步的目标函数,我们要让$Obj^t$小,就需要让$ \frac{G_j^2}{H_j+\lambda}$大,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更改决策树的split方案:
对于任意一个划分必能将数据划分为一个二叉树,则我们计算每一个可能的划分:
前两项是划分后左右两个子树的得分,第三项是不划分的得分,现在需要计算所有可能的划分,然后选择最大的划分左右子树。
XGboost和GBDT对比
- 传统GBDT以CART作为基分类器,xgboost还支持线性分类器
- 传统GBDT在优化时只用到一阶导数信息,xgboost则对代价函数进行了二阶泰勒展开,同时用到了一阶和二阶导数
- xgboost在代价函数里加入了正则项,用于控制模型的复杂度
前向分布算法
输入: 训练数据集$T={(x_1,y_1),(x_2,y_2),…,(x_N,y_N)}$,损失函数$L(y_i,f(x_i))$,基函数集${b(x;\lambda)}$
这里的基函数集应该指的是未知参数的某种分类器,而在前向分布算法中我们每一步都可以使用不同得分类器(虽然一般是相同得分类器),因此可以是基函数”集”.
输出: 加法模型$f(x)$
步骤:
- 初始化$f_0(x)$
- 对$m=1,2,…,M$
a.
b. 更新 - 得到最终加法模型:
从前向分布算法到Adaboost
简单来说,Adaboost就是当损失函数为指数损失函数时的前向分布算法,得到的是二分类模型
对于Adaboost最终分类器是:
假设在Adaboost步骤第2步中,已经进行m-1轮迭代,得到:
在第m轮我们得到:
目标是使前向分布算得到的$\alpha$和$G_m(x)$在训练数据集$T$上的损失函数最小,即:
令其为:
其中,可以看出与和无关,故与最小化无关,但是和有关,故每一轮都有变化。
现在要证明的是使式5.5达到最小的和就是Adaboost算法所得到的和现在对两者分别求值:
首先,对于,对任意$\alpha$>0有:
该分类器就是式第m轮分类误差最小的分类器.然后求,参照式5.4和5.5:
首先需要知道:
因此有:
将5.6带入5.9中,并对$\alpha$求导使导数为0,得到:
其中$e_m$使分类误差率:
可以看出$\alpha_m$的更新和adaboost完全一致,最后再看样本权值的更新:
将5.11带入5.12中得:
与adaboost相比,只少了个规范化因子。